油多不坏菜、饭要趁热吃……这些饮食习惯可能会偷走你的健康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虽然重视“吃”,却不见得人人都会“吃”。病从口入,这是常有的事,除了吃了不干净的食物会导致生病以外,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1.吃得过咸
咸的代表是食盐,食盐中所含有的钠和氯是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物质,它们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吃得过咸,可能会引起诸多疾病,包括脑卒中、肾脏病、骨质疏松、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
中医认为,咸味入肾,具有补肾养精的效果,但过食咸味食物,致肾自伤,不能主骨,即会出现骨骼的劳倦困惫,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到其他脏腑。俗话说:“淡盐水好如参汤,浓盐水却似砒霜。”我们应改掉“吃得过咸”的饮食习惯,我国营养专家建议健康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应为6克。
2.吃得过甜
甜的代表是糖类,日常食用的蔗糖、粮食中的淀粉、植物体中的纤维素等均属糖类。糖类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但若过量摄入则会导致龋齿,引发肥胖、糖尿病、骨质疏松、维生素B缺乏,甚至会助推乳腺癌的发生。
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更重要是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中医认为:甘味入脾,具有补益脾气的作用,但过食甘味食物,一则滞缓上焦,出现心气喘满,另一方面引起脾气偏胜,损伤肾脏,会使颜面发黑,肾气失去平衡,同时会使骨骼疼痛、头发脱落。故有“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之谓。
3.吃得过苦
适量的苦味具有除燥热和利尿等作用,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由疲劳和烦闷带来的恶劣情绪。但是,吃得过苦也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还会引起恶心、呕吐或者出现其他疾患。
中医认为苦味入心,具有降心火的作用,同时也易导致人体阳气受损,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过食苦味食物,会引起心气偏胜,损伤肺脏,而且又因心属“火”、脾胃属“土”,心病而“火不生土”,脾胃就会虚衰,故有“味过于苦,脾气不德,胃气乃厚”之谓。
4.吃得过辣
辣的代表是辣椒,辣椒含有多种生物碱能刺激口腔黏膜,促进唾液分泌及胃蠕动,有利于食物消化。但是长期吃得过辣,会引起味觉减退;导致胃肠粘膜过度充血,胃肠蠕动加速而产生腹痛、腹泻。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及溃疡面,加重胃内局部的血管发生充血扩张,还会引起胃出血。此外,刺激胃肠粘膜,诱发基因突变,导致胃癌、结肠癌的发病率也会升高。
中医认为辛味入肺,具有益肺气的作用,过分嗜辣,会引起肺气偏胜,一方面容易胸闷、燥咳、口舌生疮、大便干燥。另一方面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血,爪甲失荣。同时还常出现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视物模糊等肝血虚的症状。故有“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之谓。
5.吃得过酸
酸的代表是食醋和含有机酸的水果,酸味有助于增进食欲、开胃、利消化。但长期吃得过酸,一方面损伤牙釉质,另一方面会导致胃酸过多和胃肠道不适,可能引起胃炎、胃溃疡的发生。
医学证明,如果人体体质倾向酸性,人体细胞的作用就会变差,废物就不易排出,肾脏、肝脏的负担就会加重,新陈代谢缓慢,器官功能减弱,容易得病。中医认为酸味入肝,具有滋养肝气的效果,但过分嗜酸,会引起肝气偏胜而克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调。故有“味过于酸,肝气以律,脾气乃绝”之谓。
6.吃得过饱
若吃得过饱,胃肠负担会过重而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出现胃痛、胃胀、腹泻或便秘、呕吐等不适,还可能导致营养过剩而致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
中医认为吃得过饱,则脾胃负担过重,食积于胃肠,日久脾胃功能就会受到损害,水谷精微就不能化生,就会产生疾病。即如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所说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7.吃得过烫
人们常说“趁热吃”,其实吃得过烫对食管的伤害较大。过烫的食物经过食道,会让食道反复被烧灼、刺激,长期下来,很容易引发食管癌。烫食可灼伤味蕾,而造成食欲减退,以及口腔粘膜出血、牙龈溃疡或过敏性牙病,还可诱发口腔肿瘤。一般来说最适宜的进食食物温度为20-40℃。
8.吃得过快
进食速度过快,食物未充分咀嚼,不利于食物和唾液淀粉酶的初步消化,从而会加重肠胃负担,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肥胖,而且还会引发胃部疾病。
另外,吃饭快,食物团块的体积大,易对食道产生较强的机械刺激,久而久之会引起消化道损伤甚至癌变。因此,吃饭时一定要细嚼慢咽,一口饭最好咀嚼20次左右,每顿饭的进餐时间最少也要在15分钟以上。
9.吃得过油
老话常说“油多不坏菜”,做菜离不开油,油不仅可以增加食物的风味,还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而且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但油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胆囊炎、脂肪肝、肥胖症等多种疾病。油摄取不足会导致精神不振、情绪不佳,甚至出现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等问题。
因此,油不能多吃,但也不能不吃,关键在于适量。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油脂摄入量是25-30克(大约是家用白瓷勺2勺半左右)。
10.吃生鲜食品
近年来,喜食生鲜食品的人越来越多,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如:吃生鱼片、生鱼粥易患肝吸虫病;喜食涮肉、凉拌生猪肉,导致旋毛虫病、脑囊虫病;吃醉蟹或未做熟的淡水蟹,易患肺吸虫病等;生吃红菱、荸荠等易感染姜片虫病。对于食源性寄生虫病,更应把好“病从口入关”。
古语云:“纵口欲而百病生”,当我们的味蕾得到满足时,更应关注饮食伴随着的疾病,美味与风险同在,不管曾经的你是怎样做的,至少从现在开始,应时刻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如有不良加以调整,别让不良的饮食习惯偷走了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