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文化

野生菌中毒宣传知识

时间:2022-05-13 17:32 来源: 发布人:丁路萌 浏览:569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伴随着雨季的到来,又到云南人捡菌、吃菌的季节。然而,菌子虽然好吃,但是其中的风险也不容小觑,下面,我为大家科普一下吃菌时的注意事项,让大家度过一个安全又美味的“食菌季”。

  一、如何鉴别有毒菌?

  在我国,毒菌约有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30多种。一般来说,有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性状多怪异,气味多特殊。菌帽中央多凸起,菌盖和菌柄上有斑点,菌褶上多有疙瘩,易流浆汁、且稠厚发黏,且多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带。此外,还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辨别:

  1.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菌类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2.看颜色。有毒菌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有毒菌采摘后一般很快变色。

调整大小 1.png调整大小 2.png  3.看形状。无毒菌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菌菌盖中央一般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秆上一般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调整大小 4.png 

 4.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菌撕断菌秆,无毒菌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菌的分泌物稠浓,一般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调整大小 6.png

  5.闻气味。无毒菌有特殊香味,无异味。有毒菌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

  6.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菌,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7.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说明有毒,反之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成黑色或褐色。

  8.牛奶试验:将少量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9.煮试。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二、野生菌中毒后有什么症状?

  夏秋及冬初季节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多发期,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燥、谵妄、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调整大小 7.png

  三、如果不慎菌子中毒后应采取什么措施?

  目前,野生菌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也没有特效解毒剂,主要是尽早排除毒素,治疗越早,效果越好。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 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3、及时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4、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反复呕吐发生脱水导致休克;

  5、 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应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6、判断是否为食用野生菌中毒,还是其他食物中毒。保留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调整大小 8.jpg

调整大小 9.jpg

调整大小 10.png